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回信中,对中国青年提出了殷切期望,并向全国广大青年致以节日的祝贺。5月4日晚,校团委副书记郑舒翔老师召集校研究生会集体,开展学习《习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同学们的回信内容》的“五四”青年节交流座谈会,深刻学习并讨论了《回信》的青年爱农、助农精神。
会议中,郑老师多次强调校研会成员应当积极响应党中央全面开展乡村振兴事业的号召,学习党的二十大以来关于大学生深入乡村、振兴乡村的相关文件,将所学知识融入到乡村实践中,将科研论文融入乡土中。经过《回信》的学习,同学们深受启发,以下是校研究生会代表在会议现场分享的心得体会。
校研究生会主席团成员:王昊
读了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同学们的回信,我感触良多,深刻明白自己作为一名土木工程专业的研究生,所学专业与基层建设息息相关,目前研究的方向主要是建筑结构的防灾减灾设计,可以帮助人民群众减少地震灾害造成的各类损失,切实保护到群众利益。同时作为当代新时代青年,就应发挥自己的青春优势,培养自己“能吃苦,肯吃苦”的精神,在大有可为的新时代大有作为,将所学的理论知识投身实践,为祖国的事业添砖加瓦,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校研究生会主席团成员:任之瀚
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敢于深入基层,服务乡村振兴的“自讨苦吃”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个高校知识青年去深度学习。中国有几千年的农业文明传承史,文化根植于乡土,爱农业就是牢记中华民族璀璨文化的养育之源,爱农村就是牢记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文化自信之源,爱农民就是牢记中华文明历史长河中最广大、坚毅与朴素的生产者。当代青年应当深入田间地头和村屯农家,担当起保护乡土文化、延续乡土文脉的责任,将所学知识与乡村实际生产实践与文化遗产保护结合起来,用心用情搞好乡村振兴。
校研究生会主席团成员:段亚汝
我读了习近平主席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回信,深受启发和感动。首先,习近平主席在回信中强调了科技创新对于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性。这启示我们,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应当更加注重科技创新,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其次,习近平主席在回信中强调了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这告诉我们,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必须注重人才培养,尤其是青年人才培养,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为农业现代化提供坚实的人才基础。最后,习近平主席在回信中强调了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这提示我们,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必须注重农村文化建设,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不断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心,打造有中国特色的农村文化。
校研究生会主席团成员:郑晓宇
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回信,给了我很深的启示和思考这封回信传递出了几个重要的信息,给了青年学生们很多的鼓舞和激励。首先,这封回信表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乡村振兴的高度关注和支持。同时也对青年学生们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希望他们能够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其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青年学生应该具备的精神风貌。他赞扬了同学们自找苦吃”的勇气和决心,鼓励青年学生们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攀科技高峰。不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科技水平。这给了我们一个非常重要的启示,即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要有勇气面对挑战,追求卓越,用自己的努力和汗水为国家和人民作出贡献。
校研究生会代表:庄拯
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高度赞同了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提到的青年就要“自找苦吃”的想法,中国农业大学的同学们深入乡土中国,以专业所学服务民生,以青年之力助力乡村振兴,为广大青年树立了优秀榜样。我看到了总书记,对新时代青年乡村实践,寄予的厚望。作为一名物流工程与管理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的深切期望和殷殷嘱托让我倍感振奋,在今后的学习工作的过程中,我将不断努力,研究解决本专业领域的实际问题,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舞台上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校研究生会代表:胡雅娇
党的二十大也对农业强国做出了部署,一个国家的农业强不强,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农业生产力强不强,二是农村生产关系优不优。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作为广大青年的我们应立足于自己的研究领域,多产出科研成果,为科技这一生产力添砖加瓦。
最后,校研究生会将谨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勇挑重担,不怕苦、不畏难,积极主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到火热的实践中去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用青春的智慧和汗水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幸福美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